作者:生活百科网 发布时间:2023-07-14 点击:0
谁是中国百戏之师(昆曲-“百戏之祖,百戏之师”)
2018年12月,教育部办公厅宣布北京大学是昆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基地。2001年,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“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品”。
昆曲(KunOpera),原名“昆山腔”或简称“昆山腔”,是中国古代戏曲的声音和剧种,现被称为“昆剧”。昆曲是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,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,尤其是戏曲艺术中的瑰宝。它被称为百花园里的“兰花”。
有些人说,昆曲之美,更重要的是它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之深,所蕴含的审美趣味之美。
爱是昆曲永恒的主题,舞台上的生旦最擅长谈情说爱。但是这些爱情故事之间,有许多巧妙的差异。
谈到昆曲,不得不提到牡丹亭。昆曲的牡丹亭经久不衰,可谓经典中的经典。
|最经典的昆曲《牡丹亭》
希望相思不要相负
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
生者可死,死者可生,
生而不能死,死而不能复生,都不是情之甚至。
-汤显祖-
南宋时期,南安太守杜宝,致力于把爱女杜丽娘培养成一个好家庭,聘请大学生陈最良为师,与春香一起读生命丫环,用《诗经》向丽娘灌输“后妃之德”。
与父母的愿望相反,丽娘一心向往自然。面临着美好的春光,丽娘深深地感受到闺中的孤独,于是和春香一起去了花园。
花开花落,五颜六色,云雨丝,烟波画船。面对荒芜的风景,她无限感慨,游兴未尽。丽娘思春,悠闲入梦,在梦里在牡丹亭前遇见了学者柳梦梅。
众花神翩翩起舞,赞颂这对纯真真挚的青年情投意合的美好爱情。
好梦不长。梦虽然生动,却找不到梦,萦绕在我的脑海里。无处诉说,痴心难抛。丽娘生病时描述了自己的春天,并在上面写了一首诗,但她对此感到厌恶。
金兵南侵,杜宝奉调镇守淮阳。出发前,根据丽娘的遗言,她被埋在后花园的梅树下,并建造了梅花观,请石道姑照顾她。秀才柳梦梅也因为参观梦想来到南安,住在梅花观里。
有一天,梦梅去花园闲游,得到了丽娘春容的画卷,遇见了灵魂,才知道丽娘的遭遇。丽娘真诚,灵魂游览花园,再次遇见花仙。众神被她的痴情所感动,于是她帮助丽娘回归灵魂,与柳梦梅结婚
汤显祖(1550―《牡丹亭》1616)大胆地将闺门少女的爱情梦想搬上舞台,一经表演,立刻引起了极大的轰动。
《牡丹亭》中神秘而美丽的梦境让人如痴如醉。它突破了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的情理冲突,试图追求“爱在哪里”、“活着的人可以死,死去的人可以活着”的理想爱情观。
最早的昆曲剧《浣纱记》
梁辰鱼(约1521-约1594),字伯龙,号少白,江苏昆山人,其创作的《浣纱记》被认为是第一部以昆曲的形式表演的剧。
在相国伍员的支持下,吴王夫差越来越渴望报复父仇,把越王勾践困在会稽山。勾践采用医生的计谋,对吴王的称臣表示礼貌和卑微,并带着妻子和大臣去吴服役。
在吴三年里,勾践工作,曲意事关。吴王不听伍员劝诫勾践回乡。越王卧薪尝胆,等待报复的机会。
范邈建议未婚妻西施使用美人计,西施与范邈倾诉离情,并将当年的一半定情溪纱留在一起,互相告诉。吴王色迷恋不顾伍员的反对,肆意放荡。
此时越国兵精粮足,阴施计划使吴年荒粮尽并出师伐齐,越是趁机侵吴,西施又从中迷惑吴王,使吴大败,勾践拜谢西施。范邈和西施登舟远离。
|昆曲的《长生殿》《桃花扇》
康熙时期,洪升(1645-1704)的《长生殿》和孔尚任(1648-1718)的《桃花扇》两部集大成式的重要昆曲作品相继出现,标志着新一轮昆曲创作高潮的到来。
唐明皇登基后努力治疗,国力越来越强。因此,他自满,沉迷于声音,选择美丽。才貌双全的杨贵妃被选中,被封为贵妃,享受荣誉和宠爱。她的哥哥杨国忠被封为丞相,她的三个姐妹也被封为妻子。其中,国夫人不施粉,优雅美丽,受到唐明皇的青睐。
后来唐明皇私下叫梅妃,杨贵妃醋意横生,口无遮拦,惹恼了唐明皇。唐明皇愤怒地让高力士送她回娘家,但后来他非常后悔。
高力士把这件事告诉了杨贵妃。她剪下一缕头发,让高力士送给唐明皇。当唐明皇看到他的头发时,他非常感动。他一夜之间把杨贵妃带回了皇宫。他们冰释前嫌,在七夕之夜在长生殿发誓,永不分离。
从那以后,杨贵妃就受到了成千上万人的喜爱。为了她,唐明皇不惜浪费金钱和劳动力,一路从海南运来新鲜荔枝给她吃。两人整天玩,唐明皇根本没有时间关注政治事务。
在此期间,安禄山通过贿赂杨国忠被唐明皇重用,被任命为范阳节使。他招募了一匹马,积蓄了力量,最终开始反击。叛军一路如破竹袭击长安。
唐明皇带着杨贵妃和一些大臣匆匆逃离,当他们到达马邈坡时,他们发生了变化。唐明皇在士兵的逼迫下杀死了杨国忠,并给了杨贵妃自杀。
后来,安禄山叛军被郭子仪将军击败,唐明皇回到长安,日夜思念杨贵妃,让人为她招魂。最后,他感动了上帝,在天空中再次遇见了杨贵妃。他们在一起,永远不会分开
《桃花扇》是一部传奇剧本,是明末清初发生在南京的故事,也是一部接近历史真实的史剧。整部剧以侯方域和李香君的喜怒哀乐为主线,展现了明末南京的社会现实。该剧于康熙38年(1699年)6月完成,康熙47年(1708年)成为第一版。
明思宗崇祯末年,“明末四公子”之一的侯方域来到南京参加科举考试。他失去了第一名,住在银愁湖上。杨龙友介绍他认识了李香君,他们的关系很好。订婚之日,侯方域诗扇作为信物赠送香君。
当时,隐居南京的魏忠贤余党阮大邈,被复社的士子所不能容忍。得知侯方域手头拿着东西,他花了很多钱买了化妆品。他让他的兄弟杨龙友送他去笼络侯方域,他的意图是缓和与复社的关系。李香君看透了线索,义形于色,回到了化妆品。因此,阮大怀恨在心。
李自成攻占北京,马士英和阮大邈在南京担任王位,改元弘光,擅权乱政,排挤东林和复合士子。宁南侯左良玉时镇守武昌,以“清君侧”为名,逼迫南京,弘光小朝廷恐慌。
因为左良玉曾经被侯方域之父提拔,侯方域写信劝阻他,但他被阮大邈诬陷为暗通叛军。侯方域为了躲避危险,独自逃往扬州,投奔督导史可法,参赞军务。
阮大邈等。迫使李香君嫁给抚田仰,李香君与死亡抗争,血溅定情诗扇。杨龙友把扇面上的血痕染成桃花图,这就是桃花扇贯穿整部剧的由来。
阮邀请马士英在赏心亭赏雪选妓,李香君趁机痛骂以泄恨,但仍被选入宫中教戏。李香君让苏昆生把桃花扇带到侯方域,侯方域回到南京探望,却被阮大邈逮捕入狱。
清军渡江,弘光君臣逃亡,侯方域方得出狱,躲避栖霞山,在白云庵遇见李香君,在张道士的点醒下,两人都出家了。
(昆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