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生活百科网 发布时间:2023-08-02 点击:0
1、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
2、昔我往矣,杨柳依依。今我来思,雨雪霏霏。
3、生财有大道,生之者众,食之者寡,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则财恒足矣。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:生产的人多,消费的人少,创造得迅速,使用得舒缓,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。
4、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5、富贵不能淫,贫贱不能移,威武不能屈,此之为大丈夫。
6、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。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三人一路同行,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,选择他们好的地方向他们学习,不好的地方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正。
7、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已经做过的事就不要再解释了,已经完成的事就不要劝阻了,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。
8、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君子晓得的是道义,小人懂得的是财利。
9、末大必折,尾大不掉。
10、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
11、知者乐水,仁者乐山。知者动,仁者静。知者乐,仁者寿。聪明的人喜爱水,仁德的人喜爱山。聪明的人活跃,仁德的人沉静。聪明的人快乐,仁德的人长寿。
12、得道者多助,失道者寡助。
13、逝者如斯夫!不舍昼夜。消逝的时间,像流水一样呀!日日夜夜一刻不停地流去。
14、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,人民也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的快乐;以人民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,人民也会以他的忧愁为忧愁。
15、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
16、善歌者,使人继其声;善教者,使人继其志。
17、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
18、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
19、生财有大道,生之者众,食之者寡,为之者疾,用之者舒,则财恒足矣。
20、愚而好自用,贱而好自专。愚蠢的人,喜欢凭主观意愿做事,自以为是;卑贱的人,喜欢独断专行。
21、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,无诸已而后非诸人。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诸人者,未之有也。
22、愚而好自用,贱而好自专。
1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!
2、居安思危,思则有备,有备无患。
3、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要广博地学习,要审慎地询问,要谨慎地思虑,要明晰地辨析,要笃实地履行。
4、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,无诸已而后非诸人。所藏乎身不恕,而能喻诸人者,未之有也。君子对于优点,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;对于缺点,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。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,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,是从来没有的。
5、夫人必自侮,然后人侮之;家必自毁,而后人毁之;国必自伐,而后人伐之。
6、天下同归而殊途,一致而百虑。
7、所谓诚其意者,毋自欺也。如恶恶臭,如好好色,此之谓自谦。故君子必慎其独也。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,不要自己欺骗自己。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,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,一切都发自内心。所以,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,也一定要谨慎。
8、举不失德,赏不失劳。
9、善不积,不足以成名;恶不积,不足以灭身。
10、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
11、君子遵道而行,半涂而废,吾弗能已矣。
12、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长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
13、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聪明而喜爱学习,向地位、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请教,并不感到耻辱。
14、见善则迁,有过则改。
15、译文:对于“非常人”来说,合乎天地的意志,有日月的光彩,符四季的秩序,也顺应神鬼的吉凶。在天意之前行事,天意不逆反他;在天意之后行事,就顺应天理。
16、爱人不亲,反其仁;治人不治,反其智;礼人不答,反其敬。
17、差若毫厘,缪以千里。
18、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我每天多次地进行自我反省:为别人办事竭尽全力了吗?和朋友交往免诚实守信吗?老师传授知识,是否用心认真复习?
19、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侥幸。对上不抱怨老天,对下不责怪别人。所以,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,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。
20、天命之谓性,率性之谓道,修道之谓教。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“性”,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“道”,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“教”。
21、好人之所恶,恶人之所好,是谓拂人之性,必逮夫身。喜好人们所厌恶的,厌恶人们所喜好的,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,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。
22、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敬自己的长辈,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;爱护自己的儿女,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儿女。
1、知者不惑,仁者不忧,勇者不惧。聪明的人不会迷惑,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,勇敢的人无所畏惧。
2、三思而后行。每件事情都要经过多次考虑,然后才去行动。
3、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;治于人者食人,治人者食于人,天下之通义也。
4、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,何不利之有?
5、自诚明,谓之性;自明诚,谓之教。诚则明矣,明则诚矣。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,这叫做天性;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,这是教育的结果。真诚就会明白事理,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。
6、好学近乎知,力行近乎仁,知耻近乎勇。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,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,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。
7、君子周而不比,小人比而不周。君子亲密团结而不想到勾结,小人互相勾结而不亲密团结。
8、树德莫如滋,去疾莫如尽。
9、上不怨天,下不尤人。故君子居易以俟命,小人行险以侥幸。
10、中也者,天下之大本也。和也者,天下之达道也。“中”是天下的大本源,“和”是天下的普遍规律。
11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三军的统帅可以被夺去,却不可以强使一个男子汉的志向改变。
12、心乎爱矣,遐不谓矣!中心藏之,何日忘之!
13、好人之所恶,恶人之所好,是谓拂人之性,菑必逮夫身。
14、天下国家可均也,爵禄可辞也,白刃可蹈也,中庸不可能也。
15、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。广泛地学习知识,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,慎重地加以思考,明确地辨别是非,踏实地去实践。
16、玩人丧德,玩物丧志。
17、为山九刃,功亏一篑。
18、朽木不可雕也,粪土之墙不可g也。腐朽的木头不可用以雕刻,腐土一样的墙壁是不可以被粉刷的。
19、善与人同,舍己从人,乐取于人以为善。
20、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学习知识而又能经常去复习、练习,不也是很令人高兴的事么?有朋友远道而来,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么?
21、三军可夺帅也,匹夫不可夺志也。
22、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!如果不是天气寒冷,就不会知道松树、柏树是最少落叶的。
1、大人者,与天地合其德,与日月合其明,与四时合其序,与鬼神合其吉凶。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。
2、好问而好察迩言,隐恶而扬善,执其两端,用其中于民。喜欢向别人请教,而且喜欢体察人们浅近的话语;消除消极的东西,而宣扬人们的善行;善于把握事情的两个极端,采用恰当的做法施行于人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