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生活百科网 发布时间:2023-07-31 点击:0
在中国古代社会,除了车、马、船外,还有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,那就是“轿子”。虽然这种交通工具不常见,但老百姓却很熟悉。后来娶亲时,人们也常用“花轿”来接新娘。在一些影视剧中,也常常出现女子要求男方用“八抬大轿”来娶她的场景。殊不知,在等级森严的古代社会,并不是人人都有资格坐“八抬大轿”。那到了什么级别才能坐八抬大轿呢?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。
轿子
(一)轿子的发展与演变
据《尚书·益稷》记载,大禹治水时曾自称:“予乘四载,随山刊木。”而此处的“四载”,便是轿子的雏形。由此可见,早在夏朝时,轿子的雏形便已出现。而在1978年河南固始县侯古堆的考古发掘活动中,我国考古学家还在春秋战国的古墓中发掘出了三乘肩舆。此时的肩舆,制作便已往精细化方向发展,包括屋顶式和伞顶式两种类型,制作颇为精巧。
轿车
从先秦到两晋时期,统治者的出行方式主要是车。虽说轿子还不太流行,但皇室贵族中已经有一小部分人开始使用软轿。而轿子作为一种交通工具,真正得到普及是在宋朝。尤其是在南宋建立后,因为政治动荡不安,南方道路崎岖难行,所以皇帝特准百官乘轿。到了明清时期,王公贵族越来越喜欢乘轿,因为这种用人抬的出行方式四平八稳,没有车马劳顿之苦。在明朝中后期,连中小地主也开始痴迷坐轿。
花轿
(二)轿子的类型
当轿子作为一种交通工具流行开后,它也出现了不同的式样,大致可以分为凉轿和暖轿两种类型。其中“凉轿”是一种不上帷子的轿子,又称“亮轿”或“显轿”。而“暖轿”则是上帷子的轿子,又称“暗轿”。在明清时期,不同等级的官吏所乘轿子的形制、帷子的用料颜色,也有明确的规定。
官轿
如:清初皇帝和后妃乘坐的是豪华的歩辇;亲王坐的轿子是银顶黄盖红帏;三品以上大臣是银顶皂色盖帏;四品以下是锡顶;一般的地主豪绅,只能用黑油齐头、平顶皂幔的。而在轿帏上,明清时期的一般官吏,只能用蓝色或绿色,所以他们的轿子又被称为“蓝呢官轿”或“绿呢官轿”。除此之外,轿子根据使用人身份的不同,称呼也不一样。如王公贵族用的,叫“舆轿”;达官贵人用的,叫“官轿”。娶亲用的,叫“花轿”。
八抬大轿
(三)有资格乘坐“八抬大轿”的人
明清时期,抬轿的人一般有“二人抬”、“四人抬”和“八人抬”三种。民间最常用的是“二人抬”,而官员一般是“四人抬”和“八人抬”两种。清政府规定:三品以上的京官,在京乘“四人抬”,出京可用“八人抬”;外省督抚乘“八人抬”,督抚部属乘“四人抬”;三品以上的钦差大臣,乘“八人抬”。至于王公贵族,则可以用10多人抬。从这坐轿制度上,也可以看出封建制度的等级森严。